|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第四届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落幕 |
|
|
4月10日晚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第四届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决赛在主楼群3号楼大报告厅举行。经过初赛、复赛、半决赛的层层选拔,共有10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 本次大赛由嘉庚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学工部、团委主办,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会承办,嘉庚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协办。决赛评委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卜祥忠、杜晶晶、杨波、王骁勇等老师担任。到场的嘉宾有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新春、学工部副部长李耿达、厦大附属实验小学校长邱桂华以及我院2013届校友、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化与旅游发展局的刘文文。 十支参赛队伍倾情演绎 伴着悲怆凄婉的音乐,1号选手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庄晓红用催人泪下的声音带来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2号选手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施芳缘满怀深情地朗诵了《最后一只藏羚羊》,呼吁人类救救这些无辜的生物。3号选手管理学院的苏咨静带来了铿锵有力的《回答》。4号选手会计系的张子丰以激昂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对《我心中的祖国》的热爱。 扬琴、琵琶、二胡、古筝的绝妙搭配,人声和乐器的协调配合,5号选手学院广播电台组的《四时·宋韵》用四首宋词表现了春、夏、秋、冬四个时节。将话剧表演融入朗诵,创新了表演的形式,6号选手一方话剧社组带给观众一个可观可感的《秋瑾》。

7号选手音乐系的司思用深沉内敛的感情表达了她对《岁月》的思考。8号选手财政金融系的张元彦朗读了《这也是一切》。9号选手音乐系的冯小雨在钢琴声中深情诵读了《就是那只蟋蟀》。一袭红格子旗袍,10号选手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姜昕冉用质朴感人的声音勾勒着一个民族的形象——《红高粱》。 助阵嘉宾各放其彩 本次比赛还邀请了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小朋友以及我校第一届“中华诵”冠军刘文文校友作为表演嘉宾。 厦大附中的艾宇旸同学用少年独有的活泼朝气朗诵了《星星变奏曲》,厦大附中的同学们还演绎了张若虚笔下空灵绝美的《春江花月夜》。厦大附小的十二个“小花木兰”用灵动的声音诠释了《木兰辞》里那个传奇的女子。校友刘文文用圆润嘹亮的声音朗诵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获奖选手择优参加省“中华诵”比赛 本次“中华诵”决赛,音乐系司思凭《岁月》获得一等奖,一方话剧社组、张元彦、姜昕冉获得二等奖,施芳缘、广播电台组、张子丰、庄晓红和冯小雨获得三等奖。最佳人气奖由施芳缘获得,最佳组织奖由厦大附中和厦大附小获得。据悉,司思等获奖选手将择优参加省“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 对于获得冠军,司思表示,“我没想过会得冠军,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个作品的感情藏得比较深,不容易表达。我希望能推广这样的活动,重视我们的经典文化,用朗诵的形式去唤醒大学生身上的中华精神。” 对于此次比赛,苏新春教授指出,“每届的‘中华诵’决赛我都过来看,这一届让我觉得很不一样。一是作品的内容,二是选手对作品的理解,三是作品表演的艺术形式,这些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让人沉浸在选手的朗诵中。我希望下次省大学生‘中华诵’决赛能在我们这举办。”
|
共1页 1 |
|
 |
 |
中国招生考试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招生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广告热线:010-57104121 |
|
 |
|
|
招生考试网【官方站】—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