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官方站】—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
招生考试网LOGO
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高考 | 艺术高考 | 考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留学 | 艺术留学 |
高考信息 | 高考政策 | 高校信息 | 高校招生 | 高考复习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考研信息 | 考研政策 |
考研大纲 | 考研院校 | 考研复试 | 考研调剂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 | 军事院校 | 高职高专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信息 > 正文
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广东工业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纪实
www.cicoll.com 2017-2-25 10:23:00 来自: 中国科技网 [字号: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百度空间 百度贴吧 更多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决策要搞清20个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遵循“四大依据”
·志愿早斟酌信息勤搜集
·填报高职(专科)志愿“5注意”
·各学历考生考研报考条件汇总
·2015考研前必知七路禁忌
·2015考研:“六先六后”备考
·2015考研经济、时间成本面面观
考研

中国科技网 记者马爱平

  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国务院、广东省政府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广东工业大学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

  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工作多点突破,填补了多项空白,科研系统能力提升的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

  广东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与产业深度融合、极具创造活力、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把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在学科布局、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氛围更加优化,办学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成果转化篇

  加速提速!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5年7月,广东工业大学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工业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2015年8月以来,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国务院、广东省政府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极大的加快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进程。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广东工业大学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打造完整创新链建设高水平大学

  构建支撑产业的学科布局。广东工业大学瞄准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依托重点建设学科,布局了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为主的五大学科群,提升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能力,实现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坚持科技创新“顶天立地”,出台了以创新质量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以团队为单元的资源配置与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瞄准广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突出成果产业化,在服务产业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高水平大学建设使广东工业大学学科实力大幅提升,加速发展。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学”学科自2012年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每年前进100位;“材料”、“化学”、“计算机”等学科预计将分别于2017年2月、2019年4月、2020年12月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部2016年4月统计报告》)。2015年到校科研经费达6.2亿元(70%为校企合作科研经费),较2014年增长1倍,较2010年增长3倍;三大索引论文收录超过1500篇,增长52%,SCI论文587篇,其中SCII区、II区论文超过220篇,较2014年均实现倍增;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250件,位居全国高校15位。

  搭建助力产业的创新平台。广东工业大学已建设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累计建设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73个。牵头或参与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50多个,建立各类校企创新平台100多个,覆盖广东主导产业。广东工业大学发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搭建具有“造血”功能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建立“一体双责三延伸”的创新机制,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近几年,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产业界搭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当地政府近4亿元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投资约13亿元,孵化企业百余家,累计已与100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人才合作。如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瞄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需求,围绕机器人、精密装备、3D打印等智能制造领域,进行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企业服务,已培育孵化包括哈佛大学DavidWeidz院士合作项目等60余项高端创业项目,孵化企业38家,吸纳社会投入超4亿元,申请专利近4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300件),服务地方企业超500家,已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亿元,联合培养学生300余名。目前,五个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创客空间。

  广东工业大学还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平台、跨学科平台的建设。一年来,广东工业大学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重大发展战略,主动谋划、积极筹措国防科技工业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生物医药平台等重大平台项目,力争在重大平台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促进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果。

  聚集引领产业的高端人才。要建设高水平大学,高端人才是关键。广东工业大学提出“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引人理念和机制,推进以“人才金字塔”为核心的增量改革和以“分类发展”为核心的存量改革,借助广东产业转型强大的市场拉动力,利用广东工业大学搭建的各类协同创新平台,为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学术与市场”双价值的舞台和空间。

  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实施“百人计划”、“青年百人计划”,引进了一批海外顶尖人才,如法国科学院主席莫涅院士,诺基亚前首席设计师、芬兰国家创新委员会前主席汉诺教授,亚洲精密制造协会主席李荣彬教授,美国橡树岭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瓷科学技术部主任林华泰教授及他们的团队等,他们已在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2015年以来,广东工业大学引人速度明显加速,目前已引进“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百余名。其中“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7人、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5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等,同时还聘有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已组建并入选广东省“创新团队”4个。

  培养产学融合的创新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省本科生规模最大的高校,每年有上万名毕业生进入经济主战场,是未来科技成果创造与转化的生力军。广东工业大学坚持在人才培养上主动与产业升级对接,与市场需求对接,根据广东社会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提出“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多渠道挖掘校内外创新实践教育资源、多专业融合培养组织教学、多维度评价创新能力等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成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

  广东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出台《广东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创新创业实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等举措推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广东工业大学加强本科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优质条件。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工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至此,广东工业大学共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

  广东工业大学依托优势学科开设“创新实验班”,依托科技龙头企业开设“校企联合班”,依托协同平台(孵化基地)开设“创新创业班”。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创办了全新教学模式的“粤港机器人学院”(首批招生82人),面向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现代制造服务业,培养专门人才。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开办“科技金融创新班”,致力于培养“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每年投入10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1亿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成立创客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合署办公),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搭建了新平台。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获全国就业创业工作五十强,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广东工业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硕果累累。广东工业大学参与创新实践项目的学生覆盖面达80%。学生在各类竞赛、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广东工业大学在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竞赛总分居全国第五。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广东工业大学总分并列全国高校第二。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以11金5银2铜的优异成绩,总分第一、金奖总数第一,捧得“创青春杯”。

  解决制度“肠梗阻”多举措优化环境

  广东工业大学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能否与产业紧密结合,能否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任务的关键工作。2015年以来,广东工业大学在省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制约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在制度改革、平台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化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氛围,促使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改革。2015年7月,广东工业大学根据省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文件精神,制定引发了《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把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益85%以上奖励成果完成人等,并对广东工业大学教职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具体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广东工业大学在职称认定、科研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把成果转化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2015年以来,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质、量都得到较大提升,转化金额同比明显增长,单项成果转化金额达到500万元,有十余个创新团队响应政策到地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专利成果开发与运用。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筹划共建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学院,重点从专利意识提升、专利战略挖掘、专利育成与转化等多方面推进广东工业大学专利工作。同时,为提高专利服务水平,广东工业大学公开招标引进两家专利服务机构进驻广东工业大学开展专业化服务。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专利申请已超过1500件,是2015年的2倍多,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256件,位居全国高校第15位,排名较上一年度前进了49位。

  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健全成果转化体系。除了依托现有在各地市建设的研究院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工作外,广东工业大学正在筹建技术转移中心,统筹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完善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东工业大学抓住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航天科技集团共建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开展航天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此外,广东工业大学还与国际创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借助社会机构市场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和国际创新资源,共同推进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

  引入社会资本和评价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根据广东省《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广东工业大学正探索制定《广东工业大学关于引入社会资本组织开展产业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成果培育计划》,计划引进若干家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投资基金,并借助社会机构对科研成果的竞价机制,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成果培育。

  科技创新篇

  顶天立地!打造坚固完整创新链条

  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已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百余名,引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多人,培育出了自己的“长江学者”,科研队伍整体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广东工业大学科研规模突破6.3亿元,是2010年的3倍多。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获得国家基金项目达到121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114项,位居全国高校第83位,较上一年度上升了45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实现倍增,2016年公开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256件,位居全国高校第15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39位。广东工业大学已连续四年获得省科技一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广东工业大学近两年不断在国家级平台取得突破,已建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累计建设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0多个,其中90%是2011年以后建设,广东工业大学迅速向科技创新制高点迈进。

  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佛山、东莞等地方政府共建了多个亿元级新型研发机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过十多亿元,孵化科技企业上百家,在建平台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创客空间5家。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在承担省应用型科技研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我省产学研作最活跃的高校之一。在国家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布局下,广东工业大学抢抓发展机遇升级科研水平。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2015年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后,按照胡春华书记“以超常规的措施,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的指示,广东工业大学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广东工业大学以“科研能力倍增计划”为总纲,针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对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创新能力做了全面摸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工作指标要求和实现路径。同时,广东工业大学配套制定出台了“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等五项措施,落实倍增计划,营造了一种“人人可以科研,人人参与科研”的创新氛围,激发全校师生参与科研的热情。两年来,广东工业大学上下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思想认识和战略布局上高度统一,为广东工业大学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夯实基础。

  此外,广东工业大学紧跟省和国家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紧紧抓住作为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高校(科研平台)等先行先试单位的机遇,在教师职称评定、科研绩效评价、协同创新平台体制改革等方面下足功夫,率先探索改革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如校地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运行机制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全省推广;率先出台“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将85%以上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给团队等措施在省内高校率先实施。同时,随着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广东工业大学在科学、规范科研管理方面也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广东工业大学科研管理制度。近两年围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项目执行管理等方面,制定或修订的科研管理制度十余项,从制度建设上确保科研工作的长效发展。

  强化科研基础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广东工业大学作为教学型大学的发展,科研基础较为薄弱。虽然在“十二五”以来,随着广东工业大学发展理念和发展定位的转变,广东工业大学在科技工作建设多个领域实现突破,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与广东工业大学发展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广东工业大学在实施“百人计划”等强师工程,大力引进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优化科技创新队伍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国家基金战略和高层次科研平台制高点战略等两个战略布局。特别是把国家基金战略作为基础性任务,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广东工业大学整体原始创新能力。

  国家基金是高校科研综合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广东工业大学将国家基金作为全校的中心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基金为抓手带动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校领导高度重视,直接指导基金工作的规划布局,并将国家基金工作会议列为每学期第一个全校性的工作会议,自上而下抓好基金项目的申报和质量提升。在基金工作的带动下,广东工业大学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评价等方面层次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得到迅速增强。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倍增目标,立项114项,进入全国百强,并首次获得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广东工业大学SCI一区、二区论文数量年均增长超过50%,有多位老师的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在ESI全球学科排名中,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学科自2012年进入前1%后,近两年年均前进超过100位,材料学、化学、计算机等三个学科也有望在近几年进入全球前1%。

  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广东工业大学始终把能否与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为广东发展做贡献,作为广东工业大学生存发展的重要使命,高度重视应用研发能力提升,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重点从两个方面实施推进: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共建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广东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广东工业大学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与经费,年投入经费超过1000万元。引进专业服务机构进驻校园提供专利一站式服务,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开展了知识产权周活动、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等,促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培训。成立了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与转化应用。2016年,全校专利申请量超过15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256件,位居全国高校第15位。与此同时,广东工业大学专利质量不断提升,已有4项专利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奖,并有一批专利成果转化实现转化,单个成果转化收益最高达到500万元。

  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广东工业大学以“一体双责三延伸”的理念,围绕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市场化机制,与广州、佛山、东莞、河源、惠州、肇庆等地共建了多个亿元级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吸引社会投资超过十多亿元,孵化企业上百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十余家,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已有4个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省乃至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也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探索了先进的经验。广东工业大学响应国家“科技入滇”号召,与云南省科技厅、工信局联合共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开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并与巴基斯坦COMSATS信息技术大学、剑桥大学等共建协同创新平台,逐步形成立足广东,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发展格局。

  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广东工业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技三会”和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工作会精神,以识变、应变、求变的科学态度,统一思想、集结队伍再出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不断深化综合治理体系改革,强化责任落实、绩效考核,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支撑,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引导、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迎接科技创新的时代春天,为建设与产业对接最好、极具创造活力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共1页  1 
全国艺术院校招生信息总汇
长图片
 中国招生考试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招生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广告热线:010-57104121
长图片
长条图片
四川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热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管理硕士热招 宁波诺丁汉大学考研招生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长条图片
招生考试网【官方站】—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
  教育新闻  
 ·全国首个绿色生态工程学院在渝挂牌
 ·河北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方案
 ·湖南院校牵头完成“蛟龙探海”两课题
 ·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明年9月将正式招生
 ·新疆南部高校迎60华诞 特色办学打造南疆人才摇篮
 ·广东云浮首所本科大学迎来首批新生
 ·新生代 新选择 新机遇——2018年天津市应届高校毕…
  高考  
高考政策
考研调剂
高校信息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60周年:匠…
·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市共建“丝绸…
·河南物流业再添学术“智囊” 郑州…
·泉州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
·十五芳华协音畅和 福建师范大学协…
·清华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全…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考研大纲
·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各大高校研究生扩招最大增幅…
·大同大学通过学位核查2019年研究…
·江苏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
·研考前百天做什么?
·北京市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
 ·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须知
 ·江苏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
 ·北京市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须知
 ·上海市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实施意见
 ·2019年陕西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公告
 ·2019年云南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
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招生 天津商业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民办高校  
新闻信息
考研分数线
民办高校报考指南
·黄海学院成立全省首家民办高校…
·山东英才学院举行建校20周年庆…
·上海建桥学院迎来了全国各地54…
·安徽新华学院迎来建校以来首位…
·三亚学院今年本科二批次以上录…
·香港公开大学携手广州涉外学院…
  独立学院  
·浙江22所独立学院,今年485位大二生成功转入本部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创业学子”设基金反哺母校
·第五届“高校-高中论坛”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举行…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坚持校地合作办学 打造创…
·四川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南溪校区项目正式签约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三个学院 促进新工科专业群…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东山校区或9月投用 位于蓬莱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新校区建成 下月近万学生搬入新校区…
·新学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多功能厅投入使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着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
中国招生考试网【官方站】—中国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 严正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2招生考试网 www.cicol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84937856   E-mail:cicoll@163.com或cicoll@126.com   广告咨询QQ:2639746508QQ 临时通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京ICP备050588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6248 招生考试网—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