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肇庆学院实行书院制 总体就业率超过99% |
|
|
肇庆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创建于1970年,位于广东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在校学生2.3万余人;新增商务英语、车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基础数学学科为省级高校重点培育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新浪教育讯 2015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5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肇庆学院招办老师余建华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5年报考肇庆学院的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 访谈重点内容摘要 1.肇庆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肇庆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创建于1970年,位于广东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在校学生2.3万余人。学校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肇庆学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学习渠道,大力提倡并帮助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互派留学生、互认学分。。 2.2015年的招生计划是怎样? 肇庆学院今年招生计划与往年持平,共6000人,其中本科5600人,专科400人。2015年新增了商务英语、车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 3.有什么比较优势的学科或专业? 我校目前共有14个二级学院,共62个本科专业,基础数学学科被列为省级高校重点培育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 4.师资情况怎么样?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981人,“双聘”院士1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1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员313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5.毕业生的就业怎么样? 学校近三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超过99%,名列广东省本科院校前列。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15年新浪教育高招访谈节目。今天为大家邀请到的大学是肇庆学院,为大家介绍一下,肇庆学院招办老师余建华,余老师您好。 余建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学院的基本情况。 余建华:肇庆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创建于1970年,位于广东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在校学生2.3万余人。我想可以把学校的情况概括以下几点: 第一,环境优美。肇庆学院坐落在星湖风景名胜区,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园建筑与星湖山水遥相呼应,尽显优美俊俏的岭南风光,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 第二,学科设置合理。学校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每个专业经过严谨的、深入的社会调查和论证,每个专业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师范类的专业在省内更有较高美誉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体育教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基础数学学科被列为省级高校重点培育学科。 第三,师资力量优良。专业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 学校治学严谨,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竞赛活动,并屡获殊荣。重视科学研究,学校拥有1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四,提供多种修学渠道。肇庆学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学习渠道,大力提倡并帮助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互派留学生、互认学分。与英国的博尔顿大学更是全面合作,我校学生在达到相关规定后,可申请3+1专升本、2+2或3+1的本科学习、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入读博尔顿大学硕士1年课程。 总的来说,肇庆学院是一所环境优美,师资优良、学风严谨的公办综合性本科院校。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招生6000人 新增商务英语、车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主持人:我们学院今年招生的总计划与往年相比是否有变化,录取规则是否有新的调整? 余建华:肇庆学院今年招生计划与往年持平,共6000人,其中本科5600人,专科400人。招生范围包括广东、广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甘肃、陕西、吉林、辽宁、山东、云南、贵州、山西、安徽、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以及港澳台等22个省区。 2015年新增了商务英语、车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 录取规则基本与去年相同,具体的各科类的录取规则可登录肇庆学院招生办网站查阅http://zsb.zqu.edu.cn。 主持人;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有外语加试,那么我们学院是否有这一类的要求? 余建华:我校各专业外语语种不限,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语种,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基础数学学科为省级高校重点培育学科 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主持人: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学院的专业设置?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分别有哪些? 余建华:我校目前共有14个二级学院,共62个本科专业,基础数学学科被列为省级高校重点培育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 主持人:除了优势专业外,还有哪些是您认为的“潜力专业”,但目前却被大众相对忽视的呢? 余建华:学校开设的专业都经过论证的,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发展前景与特点,建立考生不要从众,扎堆到经管类、外语类等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专业。 主持人:今年我们学院有没有新增专业招收? 余建华:今年我校新增了商务英语、车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 主持人:如果专业选择不当,进入大学后,对于转专业的问题,学校方面有哪些硬性指标或者要求? 余建华:对于新生,按相关规定不办理转专业。新生入学后,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提出转专业申请(具体转专业管理办法可登录我校教务处网站http://jwc.zqu.edu.cn/查阅),也可选择跨学科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或申请修读辅修专业。 主持人:对于专业选择的问题,请以您的个人经验,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参考。 余建华:学校开设的专业都经过论证的,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发展前景与特点,现在许多考生都扎堆到经管类、外语类等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 主持人:针对学业优秀的学生,学院方面将会有哪些鼓励方法? 余建华:针对学业优秀的学生,我校有各类奖学金,另外会鼓励和帮助学生考研。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跨学科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或申请修读辅修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学院的师资情况。 余建华:我校现有专任教师981人,“双聘”院士1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1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员313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学院的硬件设施情况。 余建华: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1亿元,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46万多册,电子图书74万册,纸质报刊1500多种。拥有四幢教学楼、充裕的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馆(场)、实验楼。有四幢饭堂楼,17个宿舍区共24栋楼,足以容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总体就业率超过99% 主持人:目前我们学校的就业率怎么样? 余建华:我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校期间提供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随着我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日益提高,毕业生就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学校近三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超过99%,名列广东省本科院校前列。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主持人:家长对于学生的就业去向非常关注,那目前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如何? 余建华:我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涉及全国29个省区,主要在广东省就业,占 88.43%,其中近一半毕业生在珠三角城市就业。就业的行业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咨询、文化体育、IT、互联网、通信、金融保险、加工制造、零售批发、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详情可登录我校就业处网站查阅《肇庆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网址:http://jyzd.zqu.edu.cn/InfoDetail.asp?messid=11225) 实行书院制 主持人:您能介绍下本校的校园文化。 余建华: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竞赛活动,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共12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我校实行书院制,以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合作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文化育人环境,形成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的培养模式。通过大力开展学生各种文化活动,建设学生文化社区,营造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持人:谢谢余老师非常详细、生动地介绍了肇庆学院的招生政策以及详细情况,非常感谢邵老师。 当然,要深入透彻地了解每个高校和专业,还需要背后再多下功夫。俗话说,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志愿填报是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为此,新浪教育推出了专家一对一报志愿服务,具有多年志愿填报指导的专家(包括2015十大“新浪五星金牌高考志愿咨询师”),为考生一对一制定最具实用性和个性化的报考方案。 咨询电话:4006006919,也可以登录新浪高考频道页面查询和报名。 最后,再次感谢余老师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新浪网友收看,本期的高招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
共1页 1 |
|
 |
 |
中国招生考试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招生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广告热线:010-57104121 |
|
 |
|
|
招生考试网【官方站】—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