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新浪教育讯 2015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5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惠刚老师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5年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 访谈重点内容摘要 1.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高校? 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底蕴厚重的高校,陕师大质朴平实、不尚空谈,学校的学风在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口碑。2007年成为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高校,2008年成为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高校,2015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 2.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何特色? 学校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建立了不同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2015年起,学校每年将依托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10个专业建设10个“卓越教师实验班”。 在非师范类专业实施“院级(创新班)——校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国家级(生物基地班、中文基地班、卓越新闻人才班等)”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3.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201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3%,其中师范专业就业率为100%,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有31.4%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考取“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及中科院研究所的占98%。 4.学校为本科生提供了哪些国际交流项目? 学校非常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都会由校长或副校长带队到国(境)外知名高校或邀请一些国际名校洽谈学生出国出境学习项目。截至目前,我校已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项目,每年出国(境)学习与交流的学生达300余人次。这些交流学习项目根据性质不同分为联合培养项目(学历)、交换学生项目(非学历)、短期访学、海外实习项目、海外夏令营、海外游学项目、两岸三地文化研习营等7个类别。 5.2015年学校招生计划有无变化? 2015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生4500人,与往年持平,其中师范专业计划招生2000名,非师范专业计划招生2500名。今年学校继续面向贫困地区招生,其中面向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190名,农村单独招生计划100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今年学校新增生态学专业,隶属生命科学学院,专业性质为非师范 6.考生投档后如何为考生安排专业? 对于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我校按照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原则,即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其他省份按照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优先,第二志愿以后视为平行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 7.新生入学后是否可以转专业? 入学一年后除艺术、体育等部分专业外,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重新选择专业。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浪教育频道2015年高考大讲堂。今天做客访谈间的嘉宾是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惠刚老师。惠老师您好! 惠刚: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请惠老师先简单为网友们介绍一下陕西师范大学吧。 惠刚: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两个校园建筑景观各有特色,校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去过陕西师范大学的人都会喜欢上这个美丽的校园。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44年,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底蕴厚重的高校,陕师大质朴平实、不尚空谈,学校的学风在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口碑。2007年成为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高校,2008年成为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高校,2015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 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遵循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主持人:我曾看过很多关于陕师大的报道,最值得珍藏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令人神往的校园二十四节气图等等,觉得陕师大有非常好的办学传统,非常有特色,那么请惠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师大特色吧。 惠刚:学校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设定了不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为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需求,学校不断改革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起,学校每年将依托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10个专业建设10个“卓越教师实验班”。学校将为实验班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支持学生表现特长、发展潜质;为每位学生配备高校教师、教研机构优秀教研员、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三位导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和技能训练。 非师范专业方面,学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适应国家、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使各类优秀本科人才脱颖而出,学校遵循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计划在非师范类专业实施“院级(创新班)——校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国家级(生物基地班、中文基地班、卓越新闻人才班等)”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富有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优秀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和激励机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非师范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我们的非师范专业,一些非师范专业进入了高水平发展阶段,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计划招生4500人 新增生态学专业 主持人:一定有很多优秀学子向往陕西师大,那么2015年的招生计划较往年是否有变化,有没有新增专业? 惠刚:2015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生4500人,与往年持平,师范专业计划招生2000名,非师范专业计划招生2500名,其中面向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190名,农村单独招生计划100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今年学校新增生态学专业,隶属生命科学学院,专业性质为非师范,主要培养能够在农、林、牧、渔、环保、水利、生态规划与管理、资源开发、发展改革等多个部门以及绿色产业、环境评价、资源保护、生态恢复等行业从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具体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同学们可以登录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或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发布平台查询。 主持人:现在考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专业的选择,请惠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2015年学校的专业安排方法吧。
惠刚:对于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我校按照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原则,即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其他省份按照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优先,第二志愿以后视为平行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安排专业,未被志愿专业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身体条件等综合考虑安排专业;不能满足志愿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在投档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我校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确定。 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主持人:请惠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吧。 惠刚:自2012年起,国家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今年,学校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这些招生计划共涉及29个专业,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积极报考。 与50余所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项目 主持人: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机会到国外学校交流学习? 惠刚:学校每年都会由校长或副校长带队到国(境)外知名高校或邀请一些国际名校洽谈学生出国出境学习项目。截至目前,我校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士、比利时、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项目,每年出国(境)学习与交流的学生达300余人次。这些交流学习项目根据性质不同分为联合培养项目(学历)、交换学生项目(非学历)、短期访学、海外实习项目、海外夏令营、海外游学项目、两岸三地文化研习营等7个类别。联合培养项目是指由我校和国外学校共同培养,学生成绩合格、学分修满且达到两校毕业要求时可获得相应的学士或硕士学位。除了联合培养项目外,学校还提供了很多以学习交流、文化体验为主的交流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经历,学生以交换学生身份到对方大学学习,由对方大学提供相应的成绩报告单,我校根据有关规定为交换学生认定和转换相应的学分。这些交流项目覆盖的专业面很广,各个专业的同学都有机会申请。所以如果有出国学习意愿的同学,可以在入校后积极准备,加强语言上的学习,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申请,就有机会到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学习。 2014毕业生就业率为92.3% 主持人: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生和家长非常关注就业情况,陕西师大的就业情况怎样呢? 惠刚:就业的统计包含两方面,一是升学,就是继续读研人数,二是就业。目前,2015年的就业情况还没有完全截止,以2014届毕业生情况为例,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3%,师范专业学生能够实现100%就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有31.4%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考取“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及中科院研究所的占98%。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有非常完善的硬件设施,有专用职业生涯规划室6个,面试试讲室8个,待聘与资料室1个,网络招聘室1个,100平方米招聘宣讲室3个,700平方米的培训与报告厅一个,700平方米的招聘与信息发布厅1个,涵盖工作、办公用房总计26个,总面积近2500平方米。 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专门安排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求职择业系统培训。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就业工作人员赴全国各省区的重点教育系统单位和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介绍学校情况和毕业生优势,邀请重点单位来校招聘,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同时,学校每年都将对毕业生进行回访,充分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 近年来,学校积极邀请与我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举办“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见面会”,与近100家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协议》,打造毕业生“就业直通车”,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学校每年组织春季、冬季大型招聘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会,年平均接待用人单位1200余家,累计提供各类需求岗位3万余个,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的毕业生4万多人次;学校还鼓励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举办本专业专场招聘会。每年,近六成的毕业生在校内各类招聘会上找到了满意的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在2013年5月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在进入调查的1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毕业生的满意度列第一,招聘单位满意度列第三。2013年5月,学校获评“2012—2013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成为当年西北五省区唯一入选高校。 主持人:惠老师,高考录取中时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同学因为分数原因或是对专业了解不够,入校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陕西师大是否有转专业的政策? 惠刚:学校非常尊重同学们的专业兴趣,在入校一年后,也就是大一下学期,为同学们提供一次专业分流的机会,转专业需要通过一些考核,同学们入校后一定要认真学习,用良好的学习态度争取更大的专业选择权,具体的政策要以当年的政策为准。 主持人: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是否有一些助学政策呢? 惠刚:目前学校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涵盖“奖、助、贷、补、减、免、偿”七大资助项目的多元资助体系。2014年学校共发放国家及社会类奖助学金38项,奖助人数11485人次,金额共计1409.1万元;发放困难补助21170人次,金额600余万元。同时学校设有勤助科研项目,实践创新项目,家教、市场兼职等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提供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实践平台。 主持人:经过惠老师的介绍,我们对陕西师大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各位网友如果想对陕西师大了解更多,可以通过学校招生的官网或者拨打学校招办电话咨询,请惠老师为我们留下陕西师大的咨询方式。 惠刚:为了方便考生咨询,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通过以下渠道为大家提供报考建议,招生咨询电话是029-85310330,我们的本科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b.snnu.edu.cn/,我们会将所有与志愿报考有关的内容登载在网站上,同学们可以登录网站查询招生政策、专业简介、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等信息,这个网站同时提供在线留言功能,同学们可以留言提问;另外,我们开通了新浪微博(微博名称“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地址http://e.weibo.com/snnuzsb),欢迎大家访问留言。祝各位考生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在高考之后能够填对志愿,考上心仪的学校。 主持人:谢谢惠老师,谢谢大家的关注,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2015年新浪教育高招访谈节目,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