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大内地报名人数猛降 前年12513人今年9400人 |
|
|
申请者由2013年的12513人降到今年的9400人 多所港校情况类似 2003年起香港大学开始独立在内地招生,2005年报名人数达4848人,2006年、2007年、2008年报名人数超过10000人,2009年首次出现了下滑,报名人数降到8016名。2010年和2011年,再次破万。2012年和2013年,这两年,香港大学收到申请分别是12438和12513份。此后,这一数据再次回落,去年超过万份,今年则再次下降,只有9400份。 香港大学: 今年仅9400人报香港中文大学:广东考生的“挚爱” 香港多所大学昨日公布今年高考录取情况,香港大学共录取309名内地考生,录取学生中有22名获省市或单科成绩第一。信息显示,多所港校报名申请人数出现大幅下滑,记者分析港校招生数据发现,港校在内地招生多年来保持稳定态势,但从去年开始,多个迹象显示内地学生对港校热情有所下降。 香港大学: 今年仅9400人报 港校吸引内地考生的两大砝码是“全球声誉”和“国际化教学”。2003年起香港大学开始独立在内地招生,自此每年报名人数都翻倍,到2007年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2013年收到申请12513份,今年只有9400份。 香港大学招收的最优质考生,人们习惯以录取的状元数量作为标准。2006年,香港大学录取内地5名状元,2007年达到7人,其中有云南理科状元。2008年,香港大学录取内地6名状元。 2009年共有20多名内地各省份的高考第一名报读港大,经过面试及综合实力考察,其中13名被录取。第二年,港大又囊括国内各省的10多名高考状元。2011年,17名省市状元,2012年,21名省市状元,2013年,16名省市状元,2014年,还是16名省市状元。今年,录取学生中有22人为各省、市或单科第一。 香港中文大学: 广东考生的“挚爱” 目前,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高校中,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内地高考统招,列入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各省有分省招生计划。报考这两所高校的内地考生与报考其他普通高校一样,须填报高考志愿。记者主要将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港中大和港城大与在本科第一批录取的10所重点大学进行比较,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这次比较分析的是广东高考数据。 在与内地10所高校的比较中,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香港中文大学的投档分都在第3、第4和第5位浮动,基本保持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其实保持超强稳定性。至于香港城市大学,情况也与港中大相似,理科投档与内地10所高校比较中,从2010年开始就稳定在第7和第8位。 也就是说,从投档分上来看,广东考生对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兴趣“一以贯之”,没有太大的变化。 记者观察 去年或是“拐点”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以及香港岭南大学,今年的招生申请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报名申请人数,从去年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香港中文大学在2013年投档数达到35人后,去年也降到29人,今年更是19人,也有下滑。加上其他几所学校的数据,我们或许可以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在生源质量上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对报考港校有热情的考生人数出现新一轮下降的“拐点”。 2014年可能是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今年只是内地考生申请人数减少趋势的延续。不过,是否如此还要看明年的情况再做观察。 海外升学机会增多影响赴港意愿 2014年,在内地招生的港校扩展到17所,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其他15所香港高校属于自主招生,在统招本科提前批次前录取完成,没有分省计划,考生不用填报高考志愿,直接通过学校网站申请,但须高考。 今年,不仅仅是香港大学,申请香港其他几所主要高校的学生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香港科技大学今年录取154名内地考生,这个数字与今年该校的招生计划大致相同。不过,港科大在内地招生的申请人数约为5000人。去年,香港科技大学接获近6000份内地生申请。今年接获的内地申请数量下降两成。 下跌幅度更大的是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华社消息称,就2015/2016学年内地生报读本科课程,香港理工大学收到约2300人申请,较去年的3500人急跌约1200人,跌幅达34%;香港岭南大学报名人数则由去年的928人减至556人,跌幅达40%;香港浸会大学去年有3876名内地生申请,今年申请人数则减少至2319人,跌幅40%。 香港浸会大学发言人表示,由于学额不多,竞争仍然激烈,有信心录取优秀学生入读。申请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内地学生直接到海外升学的机会增多,影响内地学生报读香港高校的意愿。(记者:徐静 陈翔 实习生:张乐 陈卿媛)
|
共1页 1 |
|
 |
 |
中国招生考试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招生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招生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广告热线:010-57104121 |
|
 |
|
|
招生考试网【官方站】—招生考试主流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