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林美钦 案例 进入高三后,小伟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这让他很烦躁。回到家,妈妈总在他耳边唠叨邻居小明如何优秀、要多向他学习之类的话。听了妈妈的唠叨,小伟更不开心了。只要回到家,小伟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开家长会时,小伟妈妈得知,身在理科班的小伟课余时间只愿和文科班的小丽交流,对同班的同学都很冷淡。小伟妈妈很担心和费解,她找到孩子的老师,想问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在备考阶段出现这样的状态?身为父母,眼下该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 分析 高三生处于较特殊的阶段,既要面对高考,又恰逢青春期。在这个特殊阶段,父母只有先读懂孩子的心声,再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 建议 了解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三的孩子面临的问题较集中,怯场、逆反、恋爱等问题也较为普遍。在这一敏感阶段,有效的亲子互动变得尤为重要。若处理的力道稍有不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备考情绪。很多父母为此十分焦急。针对不同的问题,父母心中要有杆秤。 【怯场】 临近高考,孩子怯场的问题会越发明显。如果不能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面对高考,将不利于孩子高考的发挥。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焦虑是正常现象。适当的焦虑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倒会激发学习动机,考出优异的成绩。父母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方法,适当缓解压力,轻松应对负面情绪,如自我暗示、呼吸放松、躯体放松等。 【逆反】 “逆反”一词是从父母、老师的角度提出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成人的标志。高三生想要独立的意识较为强烈。孩子需要独处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想为自己做主。如果父母不能适当收回“掌控”的手,势必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掌握孩子成长的心理知识,和孩子站在一条战壕里思考问题。 【恋爱】 学生时期的早恋是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近几年,早恋现象不足为奇,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因此打听孩子隐私,势必会越弄越糟。父母知晓此事后,要镇静,了解事情的进展。如果仅仅只是好感,建议父母装作不知道,不必找孩子谈话;如果发现早恋的倾向,可利用这一契机,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和孩子沟通。高中孩子的恋爱并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复杂,如果可以,谋划让两人“大学相会”或许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确定孩子的类型 孩子的性格类型不同,父母沟通的方式和策略就不同。没有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所有孩子的心扉。父母只有多了解孩子,才能找出最合适的沟通办法。 对于压力较大、过于紧张的孩子,他们自身感受到的压力已经很大,父母就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平常心与孩子平稳、有效地进行沟通。 对于较为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沉默不理解,甚至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说个不停,不管父母说了什么,孩子都会感到厌烦。父母要给孩子留下自己的心理空间,可写纸条或发短信关切孩子。 对于成绩不稳定的孩子,父母要接受孩子的现状,降低期望值,不要将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同时,要理解孩子的处境,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逐步调整状态。 知晓与孩子沟通的忌讳 高三生时间紧、压力大,父母想要和孩子有效沟通,就要掌握说话的艺术和技巧。 首先,忌讳与别人比较。传统父母喜欢谦虚,即使心里认可自己的孩子,但为了避免孩子骄傲,总喜欢拿孩子与别人比较。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父母要多让孩子学会纵向自我比较,多鼓励孩子,可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调动学习动力。 其次,忌讳埋怨与责备。高中学习内容多,压力大,不一定认真努力付出就会得到同等的回报。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成绩没有提升,就责备孩子不好好学习。其实,这样伤感情的话容易让孩子厌学,跟父母产生隔阂。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努力与点滴的进步,时刻鼓励孩子。 再次,忌讳假大空的鼓励。过度的夸奖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孩子会担心做不好让父母失望,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父母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真切关心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 高考复习的关键时刻,有效的亲子交流对“助考”十分有益。父母要不断改善和提高交流、沟通的技巧,正确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孩子感受到这份心意,就会在最后的冲刺中跑得更快、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