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几天,各大著名高校纷纷公布了图书馆的年度借阅榜,有“北大政治派、复旦技术派、山大历史派”之说,但青年报记者对比分析后发现,大学生一度令人担忧的“轻阅读”状况似有缓解,但功利性阅读的市场依然存在。有人直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又是其中的精英,所以他们的阅读兴趣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样子。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浙大最文艺,武大最武侠 或许是处于人文氛围浓郁的杭州的缘故,浙江大学的2015年借阅榜弥散着浓郁的文艺气息。在青年报记者所掌握的榜单来看,排第一的是一部老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年被借阅了829次。当然,《平凡的世界》这种阅读热潮应该是与同名电视剧热播有关,排第二的梁文道的《我执》借阅量就锐减至293次。 在浙大的这份榜单中,《狼图腾》、《万历十五年》、《全球通史》、《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天龙八部》、《牛奶可乐经济学2》、《国富论》等热门图书悉数上榜。门类横跨文学、历史、经济等。但即便是常人看来生涩的经济类图书,浙大学生也专挑其中很具有文艺腔的一些书籍看。难怪有人说“浙大最文艺”。 而或许是处于孔孟之乡的缘故,山东大学的学生似乎更偏爱历史。他们2015年图书馆借阅榜的榜首图书变成了《明朝那些事儿》,全年借阅了524次。此外还有《藏地密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秘史》、《蛙》和《深夜食堂》等人文图书入选。 阅读最有个性的恐怕还是武汉大学学生。2015年借阅榜榜首是《神雕侠侣》,入选前十的竟还有《绝代双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小李飞刀》、《楚留香传奇》等让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小说。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武汉大学学生似乎一直有读武侠书的传统。 2013年武大“本科生外借图书排行榜”排前两位的是《盗墓笔记》和《明朝那些事儿》。金庸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也在前十名中占据靠前的位置。北京师范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第一名是《藏地密码》,借阅了172次,前10名的书籍中竟有5本是武侠小说,分别是古龙的《小李飞刀》和《陆小凤传奇》,金庸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 “轻阅读”有变“重”的趋势? 近年,大学生“轻阅读”的情况一直引起业内的担忧。他们爱读武侠,爱看那些轻松不费脑子的书,仅仅把书看成是一种娱乐和消遣,而不是增长知识,获得自身素养提高的途径。所以每一次著名大学公布年度图书馆借阅榜,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有的人甚至哀叹,连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都一心只是“轻阅读”了,那社会未来的发展可能要面临大问题。 从今年的榜单来看,客观地说,“轻阅读”的情况依然存在。比如频繁出现在榜单上的《狼图腾》、《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藏地密码》,这些都是一种类型小说,讲究悬念和感官刺激,文学性和艺术性其实并不是首要考虑。而读者读这些书其实也不费什么脑力,但可以从中获得愉悦。读这些书就是典型的“轻阅读”。 至于武侠小说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近年武侠有登大雅之堂的趋势,但在正统学界看来,武侠小说依然偏“轻”。在严肃的学者看来,如果一个大学生只读武侠小说,那他(她)显然无法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所以说,“轻阅读”的势力依然非常的强大。 但是青年报记者在分析各大著名高校年度借阅榜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积极的迹象。比如浙大借阅榜中的图书,就比较有分量,尽管有的图书也是普及性的读物,但毕竟已经具有了一些思考的模样。从这些新现象来看,著名高校大学生“轻阅读”之中有了一点“重”的苗头,这是值得欣慰的。 “无用之用”更是种积累 在这一次人们对于各大著名高校年度借阅榜的热议中,复旦大学的借阅榜似乎是焦点之一。此次复旦借阅榜确实很出乎意料。排在榜首的是《基础有机化学》,前十位中包括《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Summatheologiae》、《微积分学教程》、《数学分析》、《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等理工“学霸型”书籍,仅有的一两本文科类上榜书籍还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这类阳春白雪。在人们的印象中,复旦大学是一个人文气质很浓的学校,起码是文理并重的,现在理工类图书,具体说是理工类的教科书“突然”排到了前十,这并不寻常。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近两个月的借阅次数排行榜中排名前十位的则是《电磁学千题解》《力学:第五版》《微积分学习辅导》等,在100名榜单中竟然没有一本文学类书籍上榜。 青年报记者试图探究其中的原因,结果发现,有很多上榜图书原来是老师在课堂上推荐去看的,算是教辅。北京大学那本排在榜首的政治书《论美国的民主》,同时入选了北大2015年度“最多课程推荐教参书”。意思就是说,这书突然火了,并不是学生自己想起来去读的,而是老师推荐的教参书,这书还可能和考试有关,所以借的人也就突然多了。 把学校图书馆当成“教参书陈列室”,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去读,读的书只和学业有关,还是老师推荐了才想到去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功利化阅读。功利化阅读的弊端就在于目的性太强,因为有太强的目的性,一切和目的无关的书就不被纳入视野,这也就造成了阅读的狭隘。按照业内的看法,阅读应该多读一些“无用的书”,不是真的“无用”,而是没有功利性,现在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却成为自身素养的积累,未来会逐渐散发出无限的能量,所谓厚积薄发。从这些借阅榜来看,现在很多大学生读书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无用之用”的境界。 各大著名高校年度借阅榜 1、浙江大学:《平凡的世界》、《我执》、《万历十五年》、《狼图腾》、《常识》、《牛奶可乐经济学2》、《心理学与生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天龙八部》、《国富论》。 2、武汉大学:《神雕侠侣》、《平凡的世界》、《读库》、《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藏地密码》、《知日》、《新周刊年度佳作》、《绝代双骄》、《张爱玲典藏全集》。 3、北京师范大学:《藏地密码》、《笑傲江湖》、《平凡的世界》、《中国通史》、《全球通史》、《莎士比亚全集》、《鲁迅全集》、《王小波全集》、《康德著作全集》、《京华烟云》。 4、复旦大学:《基础有机化学》、《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Summa the ologiae》、《微积分学教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数学分析》、《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实用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力学》、《数学分析习题全解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