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段时间各路媒体争相报道,某热心青年扶起了跌倒的老人。这是我们一个正常人应该去做的事情,却被认为伟大至极。正常吗?当然,伟大出自平凡,这里丝毫没有贬低这一行为的意思,只是想说这一行为竟到了“物以稀为贵”的地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您可曾记得这样的报道:某青年扶起了跌倒的老人,后果他却负不起了,因为老人讹上了这位热心肠的青年。......这种事情屡见报端,这让我们很多热心青年对于这种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儿望而却步。如果你去做了这种事儿,大家反而认为你不正常,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有些人不懂得人生在服务中闪光,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体现。 青年志愿者就是这样一股力量。 青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简称)是以“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为行动口号,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的团体。 青年志愿者行动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和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大学里的青协主要是举办各类对社会有益的公益活动,招收志愿者做义务服务,还有协助其他部门在活动筹备和进行时招收志愿者作工作人员等。 大学里青协常举办的活动:与周边单位进行共建,定期提供定量服务;敬老院关爱老人;小学、中学支教;关爱残疾人和去孤儿院照顾孩子;协助疏导交通;爱心捐款;环境保护;进行抗震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务讲解相关活动等。 2005年,西安翻译学院青协在上级政策的指引和广大师生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十年来青协人奉行宗旨,切实实践、落实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持之以恒的助教,新学期开学初风雨无阻的接待新生,食堂里的志愿者维持秩序,2008年汶川地震组织募捐,学校运动会上开展的各项综合服务,以及走出校门参加秦岭环保、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和西安世园会的志愿讲解服务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着和谐社会。 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人们希冀在建立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真情,渴望精神文明随之发展,社会风气不断好转,建立互助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全新事业,同样需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要求,着眼于帮困扶贫,救急救难,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青年志愿者精神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多年来,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涉及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志愿者身上所洋溢着的自我牺牲的品格、奉献敬业的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执着追求,深受人们的推崇和敬佩,也无疑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所称颂和效仿的。 总之,青年志愿者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我们深信,随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加之今年三月份教育部制定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印发执行,青年志愿者精神将会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充溢社会。也许一个志愿者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独立的组织也许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只要把志愿服务精神和中华美德这一无限的精神能量注入我们的团体服务当中,号召和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不久的将来,形成全民志愿服务,人人为他的时候,我们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西安翻译学院办学28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凡是在学生时代乐于奉献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强,深受单位青睐。奉献、服务是升华自己、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今天的西译给我们提供了奉献与服务的广阔的舞台,我们还等什么呢?行动起来吧!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只有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身体力行践行志愿者精神,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创造无悔于自己的青春,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